Menu

超適合新手學習的 CSS 教學文章 (觀唸完整且易懂)

HTML發展的瓶頸

  • 1995 年的 RFC 1866( HTML 2.0 ) 僅定義結構化的標記,如h1 到 h6、p、pre、address、blockquote、ol、ul、dir、menu、dl、b、i、cite、code、em、strong、tt 等,沒有外觀呈現的標記。
  • Microsoft 與 Nescape的瀏覽器大戰創造了許多與外觀而非結構的標籤,像是 font、IE 的跑馬燈、Netscape 的 blink 等等,以及一些顏色相關的屬性,原本簡單的 HTML 突然間複雜了起來,實際可用的資訊與外觀呈現有關的標記數量相較之下令人驚訝。(由font組成的標題僅有外觀上的意義而無結構上的意義)
    <font size="+3" face="細明體" color="red">標題文字</font>
  • 1997 年的 HTML 3.2 也因此較之前的版本要多出了許多的標籤和屬性,這樣文章內容與呈現的標籤混雜在一起,造成了不少編寫網頁上的困難(尤指外觀風格的統一)。

 

{jumi [super-novice-to-learn-css-for-the-teaching-article-the-concept-of-complete-and-easy-to-understand.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