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獨立製片的興起

 
初试电影制作的学生
達美航空公司贊助的電影節鼓勵喬治亞州八所院校的學生向電影製作專業發展;一些學生在此初試身手。

肯尼斯·杜蘭

當代美國獨立製片業起源於幾位勇氣可嘉的導演,他們自己掏腰包製作好萊塢電影製片廠不屑融資的電影。公眾對這些低成本、高質量影片的讚賞帶來 了獨立製片業的成長壯大。肯尼斯·杜蘭(Kenneth Turan)擔任《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以及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早間節目(Morning Edition) 的電影評論員。他是多部著作的作者,包括2006年出版的《現在各影院上演:贊某類大片》(Now in Theaters Everywhere: A Celebration of a Certain Kind of Blockbuster, 2006)以及2002年出版的《從聖丹斯到薩拉熱窩:電影節及其所創世界》(Sundance to Sarajevo: Film Festivals and the World They Made, 2002)。

 

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如果能有一個堪稱本土的電影業,已是頗為幸運。雖說在有些地方──印度與香港立刻浮現腦海──電影業蒸蒸日上,然而美國卻竟然享有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富有活力的電影業。

第一個電影業是佔據主流的好萊塢影業,凡有電影的地方無人不知。這裡出產轟動大片,諸如《蜘蛛俠》(Spiderman)與《加勒比海 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等,這些大片的製作費用達數億美元,在全世界的收入達幾十億美元,續集幾乎沒完沒了。

但是,在過去二十幾年中,一個平行的美國電影業也在成長壯大、走向繁榮,這就是獨立影片業。它不但有自己的年度電影節(猶他州帕克城的聖丹斯電影 節),而且還頒發自己的奧斯卡式大獎,即在奧斯卡頒獎儀式前頒佈的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有些影院專門放映獨立製作的影片,有些演員和導演專門從事參與製作獨立影片。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電影業作為一個整體其各部份沒有共生關係,相反,這種關係廣泛存在。好萊塢大明星有時現身於獨立片而獲得好評,就像湯姆· 克魯斯(Tom Cruise)出鏡於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木蘭花》(Magnolia)一樣。而獨立影星有時也在好萊塢的大片中找到歸宿,就像獨立片硬漢史蒂夫·布斯塞米(Steve Buscemi)出現於《世界末日》(Armageddon)與《逃出克隆島》(The Island)這樣的傳統大片中一樣。獨立片人已經成為好萊塢核心──奧斯卡獎──中的一支強勁力量。

然而,最終有兩個重要因素使好萊塢片與獨立片涇渭分明:一、預算,即一個片子要花多少錢製作;二、敏感性與題材,即片子的主題內容。這兩方面在美國影業中一向彼此關聯。

強調藝術

一部影片的成本一旦超過一億美元,亦即製片廠片子的平均成本額,那麼它就必須能夠吸引最廣泛的觀眾──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世界──以便收回成本。

這意味著要強調動作戲,因為任何地方的觀眾都會被此吸引;同時還要注重滿足25歲以下人的欣賞需要,因為他們是最常上影院的觀眾。

比較而言,獨立片成本較低:從數千美元到1500萬或2000萬美元不等。雖然這好像也是不小的數目,但從好萊塢標準看,並不算多。成本較低使獨 立片能夠做到更個人化,更有特質,更注重人物性格及故事情節,而非爆炸場面。獨立片能夠更多注重藝術性與自我表達,而少在乎票房行情,而這也是為什麼在奧 斯卡評獎中,獨立片比賺錢大片成績更佳。

在四、五十年前,美國影迷如果要欣賞此類片子,就只能在外語片中尋找;在五十年代與六十年代,法國、意大利、日本、北歐等外語片觀眾直線上升,其部份原因就在於此。

约翰•塞莱斯
作家兼導演約翰•塞萊斯(John Sayles)。

使美國觀眾得以用母語欣賞此類電影的獨立影片的出現,並非突如其來。已故演員兼導演約翰·卡薩維蒂 (John Cassavetes)(他是惟一一個名字被用作獨立精神獎中一個獎項的製片人)從1957年開始,以他著名的《陰影》(Shadows)一片而拍出了獨 立風格的影片。

也有不少人將約翰·塞萊斯(John Sayles)1980年的《西卡庫斯七個人的歸來》(Return of the Secaucus Seven)看作是現代獨立片運動的起點。該片成本六萬美元,由塞萊斯自己出資(其中部份資金來自他為製片廠改寫劇本的收入),而後影片收入竟達200萬 美元。這一現象首次表明,在電影製片廠體制外是能夠取得創作慾望與經濟的雙豐收的。

獨立片體制

獨立片世界的巨人公司米拉麥克斯(Miramax)是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與兄弟鮑勃一起以他們父母的名字命名創建的公司。該公司所發行的兩部片子證明,獨立片將長期存在下去。1989年,史蒂文·索德伯格 (Steven Soderbergh)的《性、慌言和錄相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先在聖丹斯電影節獲得評委會大獎(Grand Jury Prize),繼而在嘎納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獎,從而開創了美國獨立片獲得國際承認的先河。

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Pulp Fiction)則是更上層樓,不但贏得了1994年金棕櫚獎,而且成為第一個票房收入超過一億美元的獨立片。這也說明迪斯尼公司在一年之前收購米拉麥克斯公司,是頗有智慧的。

不久,所有的製片廠都明白,獨立影片如此之不同,它們是無法由製片廠常規人員製作的,於是,這些製片廠都想成立一個自己的獨立片部門。今天,這些 特別部門(行業中如此稱呼)包括福克斯探照燈、華納獨立製片公司(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環球聚焦(Universal Focus)以及可敬的索尼經典公司。

這些特別部門所制作的片子是獨立片的上乘之作,耗資最多且有大明星參與。這些獨立片看起來與好萊塢片子無異,但實際情況是,好萊塢不再出產這類影 片。《陽光小美女》就是一個例子。雖然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其劇本也在2007年2月獲得奧斯卡獎,但是它在大製片廠那裡吃了無數次閉門羹。

除了關注題材有所不同以外,獨立片的觀眾也會有所不同,故事類型也不盡相同。因為獨立片不必成本天價,所以獨立片世界為斯派克·李(Spike Lee)等非洲裔導演和格雷格·阿拉基(Gregg Araki)等同性戀導演打開了一片天地,他們的片子刻畫邊緣人物,但卻能讓廣泛的觀眾產生共鳴。

數碼效應

成本問題也是一個使獨立紀錄片崛起的因素。我們正在經歷一個獨立紀錄片數量空前、觀眾數量前所未有的時代。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為關鍵的一個原因是,數碼設備拍片成本低廉,從而將製作手段交到了拍片人手中。

音樂錄像片與商業片導演斯科特·漢密爾頓·肯尼迪(Scott Hamilton Kennedy)的經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當初他沒有遇見那位要在加州一所高中排練桑頓·威爾德(Thornton Wilder)話劇的老師,那麼,他絕不會拍出廣受好評的《小鎮》(OT: Our Town)。當老師跟他談到這個排演項目時,他知道他無論如何應該把這種經歷記錄下來。他說:"我從未試圖籌資,或搞一個攝製組。我知道如果把時間費在做 這些事上,那個時刻就會不留痕跡地逝去。"

於是,肯尼迪拿著一個攝像機來到那所高中。他說,那個攝像機非常不起眼,看上去就像在普通電器連鎖店買到的那種。但是,他手中器材的平凡無奇卻讓 他周圍的同學們變得放鬆自在,幫助形成了一種親密感與信任感,而這正是這部片子的最有力之處。資金獨立帶來構思獨立,進而成就了一些美國近年來空前優秀的 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