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Phone 為什麼比 Android 好

我一向認為,對話這項事情是必須建立在雙方有知識儲備交集的情況下發生的,當然前提是獨立思考得來的知識而不是谷歌或維基來的。基於《人性論》或《道德情操論》也許可以就“要加薪彈鋼琴”的道德問題進行一些交流,但是在這個事情的法律層次上交流可能就必須具備種花忍民《刑法》等知識。曾經在不同場合與很多安卓青探討過一些或淺或深的知識層面問題,如今想來具備真正獨立思考能力與當量知識儲備的,也只有一人而己;換言之,絕大部分時候只是對牛彈琴。

那麼我將從以下七點來說明iPhone 4比Android手機們好在哪裡:工業設計,操作系統,屏幕顯示,開發環境,生態環境,硬件配置,雜項。

 

 

一、工業設計

林徽因當年動身學建築的原因,按她自己來說是:“建築是唯一一門將工程與藝術結合至完美的學科。”詞句上可能略有偏差。這句話放到現在來看,應該把“唯一”去掉,因為設計學科幾乎都有這方面特質。

工業設計本身的效用並不是如絕大部分人所想的,只具備“好看”這一特性。這門學科的水很深,從材料到交互,從人性到科技,卻還帶著無數的限制(比如材料產能不夠或者價格過高,比如要為產品部分特性放棄某些絕妙的思想),可以說拖著汽車跑步也絕對不為過。

蘋果在iPhone 4之上的工業設計,精妙絕倫,按喬布斯的說法是“它就和一款老萊卡相機一樣美麗”。但它不僅僅於此,它環繞著機身的不鏽鋼圈,不僅是天線(雖然引發了問題),也是固定機身的梁,同時也減少了內部佔用空間,iPhone 3.5吋手機有1420電池,而i9000 4英吋手機只有1500而且稍厚。它兩邊的玻璃,不僅與IPS屏幕的光學有著最美麗的匹配,也起著防刮的作用(注意蘋果從未說過它防摔)。我覺得一個有正常審美的人,在看到iPhone 4之後都必須承認它是人類史上最美麗的工業設計之一。它的設計恰到好處,每一個設計都不拖泥帶水,與手機功能息息相關。這就是工業設計的作用。它不僅僅是美觀,它還必須是功能。

當然它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營銷,也就是工業設計上很臭名昭著的指導原則“有計劃的廢止制度”。有計劃的廢止制度,是指“每一兩年對產品進行小改變,三到四年對產品進行一次大改變”;它是一直到現在都適用的指導原則。它最臭名之處在於,誘引人們放棄手頭上依舊可用的產品去追逐最新的產品,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但是很明顯,它骨子裡散發的營銷氣質是蘋果非常看重的。從第一代iPod到iPhone的產品進化,蘋果把這項原則用到了極致。

二、操作系統

自蘋果收購了喬布斯的NeXT之後,花了六年把它打磨成了Mac OS X;又在2005年左右花了兩年半時間,基於它製造了iOS。從各種意義上來說,iOS是一個傳統技術的操作系統。它有一個基於微內核Mach的Darwin內核,有一個叫做Cocoa Touch的運行時,用的是Objective-C這個C語言的超集。而Android在Linux內核之上,集成了一個Java虛擬機Dalvik,整個應用層跑在虛擬機之上,而開發語言用的是Java。

事實上雙方的選擇都是很有道理的。蘋果有Mac OS X十年基礎,當然會選擇自己最精通的技術,把iOS打造成一個傳統系統,也可以無縫鏈接Mac OS X的開發者資源。而谷歌沒有任何操作系統經驗,為了要爭取最大的開發者資源,他們選擇了世界上最大的Java社區。雖然起點相同,但走出的第一步方向就已經截然相反。

究其根底,只在於Java只有自動內存回收,而Objective-C自動與手動內存回收均可(注意iOS只有手動內存回收)。這小小的區別導致,谷歌只能做一個Java虛擬機,而蘋果可以繼續他們在Mac OS X上的經驗。而這個行為導致了兩者在系統流暢性上的最大區別。Java由於只有自動內存回收,系統會在任意時間停掉所有進程開始回收內存,這個過程是人類可以感受到的數百毫秒。而iOS由於可以手動管理內存,可以在用戶操作的間歇由程序員進行回收,用戶不會在頻繁使用過程中感受到停頓。在日常使用中這個停頓其實是可以忍的,但是在遊戲過程中這個停頓是不可以忍的,比如想像一下一隻憤怒的小鳥在空中停頓了零點幾秒再繼續飛行。

谷歌事實上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它在Android 2.3版本中大修了這個問題並將之作為一個特性大書特書。且拋開2.3的普及性不談,單說這個大修的行為,也並沒有修好這個問題。於是谷歌拋出了第二個在開發上的修補:引入C/C++ NDK。可以說到了這一步, Android整個內核往上的應用層才有了與iOS抗衡的實力,可惜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四年,iOS積累了十五年,Android剛剛起步。

而在內核之下呢?基於微內核Mach的Darwin 對比 當今服務器主流Linux又如何?當年Linux創始人曾經與某位牛人吵過一場著名的架,正是關於微內核與內核對比,Linus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微內核只是紙上談兵而在現實中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在這場吵架之後的歲月,堅持內核的主流系統只剩下Linux一家,而微內核系統已經延展到了基於SVR4的IBM AIX/HP-UX,GNU/Hurd,Mac OS X,Blackberry QNX,Windows(是的,你沒有看錯)。Time will tell,這句話從來都沒有錯。Android三方ROM所困擾的驅動問題,正是Linux內核的最大侷限,植根於骨子的病是治不好的。

 

 

三、屏幕顯示

在2010年WWDC上,喬布斯在介紹那塊視網膜屏幕的時候說了一句“We think it(IPS)’s quite a bit better than OLED”,他的理由是“提供了更精準的顏色,以及更大的可視角度”。事實上在流明上也遠超。

曆數當前的主流Android廠商,HTC和摩托羅拉用的只有TFT/SLCD這些非常便宜的屏幕(當然他們用了所謂qHD高分辨率來吸引眼球),三星擁有自家的Super AMOLED(以及Super AMOLED Plus),LG作為蘋果屏幕提供商也有幾款高端機型使用了IPS,索尼則是自家的Bravia。以上所有Android屏幕,屏幕質量(IPS/Super AMOLED Plus)勉強可以並肩的分辨率(800*480 vs 960*640)遠遠不如,分辨率勉強可以並肩則屏幕質量遠遠不如。

正如喬布斯在WWDC上所說的:“我們建立了這樣一個標準,在未來幾年內我不認為有競爭對手可以減少哪怕一步差距”。時間飄過一年,還沒有人讓他說錯。

四、開發環境

在第二點操作系統裡,已經略有提及兩者開發工具差距。下面打算談談App Store對比Android Market。

App Store大概已經超過50萬應用了,Android Market大約30萬,當然這是建立在谷歌根本無審核而蘋果嚴格審核下的,如果去掉一部分Android裡面的色情、壁紙和鈴音等垃圾應用相信Android Market會繼續縮水。當然在這麼大的數目下,數量已經不是競爭關鍵,應用質量才是真正的關鍵。

應用質量如何提升?很俗,錢。開發者有錢,才會有好應用。開源項目很多都是公司或社區付錢給開發者的,而不是絕大部分人想當然都是免費勞動。那麼錢從哪裡來?當然是消費者,消費者直接購買應用,或點擊之上的廣告,或遊戲內購買道具/服務。一個消費者肯為應用花多少錢,才是能否賺大錢的關鍵。

很明顯的,iOS用戶所花的錢遠超Android用戶,這事其實有很多原因,我也不想一一點明,不然會被人說優越感之類。當然我也不是信口雌黃,調查到處都是。這樣的差距,事實上已經表現在開發者對兩家平台的態度上。iOS已經成為開發者心目當中的首選平台,因為它之上的用戶更願意購買應用,開發者更願意用實力來贏取金錢而不是廣告。而Android很多相應的應用,要麼免費加廣告的形式(比如憤怒的小鳥),要麼幹脆沒有(比如到現在都沒有的Instagram)。有人說日常工具實際上需求量並不大,我承認,但誰能保證某一天iOS首發甚至獨佔的工具就不會進入你的日常工具列表?這樣的例子已經出現很多了,比如紅極一時的Instagram,比如實用派的EchoEcho等等。

再轉向娛樂應用。保持一個平台長久新鮮感的應用,正是娛樂。在iOS上的娛樂應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勝Android。究其原因,一是用戶更願意花錢從而開發者更有激情,二是開發更加便利不需要考慮數百機型。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正經遊戲都是用C++開發的,而Objective-C與C++天生一家的特性吸引了太多遊戲開發者(你可以直接用C++給iOS開發遊戲),而Android的Java…

無論是開發者的態度,軟件的質量以及開發的便利性,iOS都完勝Android。

五、生態環境

所謂生態環境,其實很簡單,就是誰能提供更多東西供消費者把玩。iTunes作為全世界可能是第一大的信用卡綁定數字商店(因為亞馬遜沒有公佈過數字),其上的音樂、書籍、電影、電視劇、播客甚至大學教學視頻數量都遠勝所有競爭對手。

作為競爭對手的惠普、谷歌,根本就沒有這樣全面的數字商店;而微軟、諾基亞,雖然數量較為齊全,卻從未獲得過多數用戶支持(或許是裝機量太小,或許是低端用戶居多)。

Palm前高管曾經感嘆過,智能手機時代得四者得天下:一是生態環境,二是軟硬件結合,三是開發者,四是雲計算。蘋果之所以一直堅持使用iTunes來管理所有iDevice,生態環境正是其中一個原因。為什麼Palm要死皮賴臉在iTunes去掉DRM後用iTunes來同步Palm Pre甚至不惜與蘋果打官司?為什麼微軟在Windows Phone 7和Zune之上步iTunes後塵只允許用Zune軟件來同步?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環境!Think different。

六、硬件配置

主要是那塊SoC芯片配置。在手持設備時代,與PC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PC時代的芯片是由雙巨頭獨佔的,他們負責從設計到製造,你只需要購買;而手持設備時代,或者說後PC時代,只有ARM一家寡頭,它只負責設計。你把圖紙買回去,進行深加工,然後自行製造或聯繫代工廠。

這兒就有無限的可能性。畢竟從頭設計一個架構是非常非常非常麻煩的事,但在已經成熟的架構上再進行加工是相對容易的事。蘋果與大部分Android廠商(不包括三星)不同之處在於,蘋果和三星自行設計,而其它廠商從三方芯片設計廠商購買成品。這些三方芯片設計廠商包括TI,NV,三星等等。而蘋果與三星的不同在於,蘋果自己做軟件。

是的,蘋果是唯一一個既做硬件又做軟件的手持設備公司。只有蘋果可以在硬件中插入對軟件的優化,又可以在軟件中用上特製的模塊。事情得從蘋果一次入股以及兩次收購說起。

首先是蘋果入股Imagination。Imagination可能大家並不太熟悉,它是一家芯片廠商,出產低功耗顯卡。如果說ARM是後PC時代的Intel/AMD,那麼Imagination則是NV/ATI。它出產的PowerVR顯卡幾乎配置在所有SoC芯片上,iPhone四種機型都使用了PowerVR顯卡。蘋果又同時收購了兩家小芯片廠商,P.A Semi以及Intrinsity,兩家均以低功耗芯片著稱。

在第一代iPad之上,蘋果啟用自家芯片,稱為A4。基於ARM,集成PowerVR,看上去和當時的主流手機芯片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只要你輕輕往裡面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什麼叫做細節決定成敗。前面已經說過,iPhone 4內部工業設計高度集成,電池容量相比4英吋手機也不輸,其中A4芯片也是一大功臣。它基於45nm(當時代工最高技藝),使用了3D層疊技術,集成了內存控制芯片,大大減少了佔用面積,比上代相比足足少了80%。外觀只是一方面,內涵更重要。A4最大的內涵是,它極其省電。待機耗電大約只有競爭對手的30%,使用耗電更是只有25%-75%。

省電的兩大秘密是,收購自P.A Semi的獨立喚醒技術,以及Imagination為A4量身定製的VXD375芯片。前者很好理解,也就是不用的東西讓它睡著,用著的時候再叫醒。當然輕描淡定的一句話絲毫沖淡不了此架構的複雜度,基於“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話解釋它,你就根本理解得不夠透徹”我也不願再做更多說明。而後者,則是A4區別於其它芯片最大的地方。

一般而言,顯卡是用來控制渲染而CPU是用來處理運算的。但是顯卡功耗太大,根本不可能一直滿負荷運轉,大部分情況下芯片們只是以一半甚至更低效率運行。而蘋果A4,在只有桌面或視頻等2D應用時運用VXD375,而在3D遊戲時動用PowerVR顯卡。在去年Imagination公司的產品列表上,有兩系列視頻芯片,一系列負責解碼冠名VXD,另一系列負責編碼冠名VXE。但是兩者型號都是為0結尾,只有蘋果A4的VXD是以5結尾。事實上,它也根本不對外出售,可以說是Imagination為蘋果A4量身定製的一塊專攻2D芯片。它的好處,不僅省電,而且流暢。正是前面所說的,硬件可以為軟件所定製,軟件可以動用硬件特製模塊的好處。

在今年亮相的A5之上,相信也有類似的設計,但是我這裡還沒有足夠資料說明這一點。當然,A5更加沒有對手;如果說與A4大體設計相似的芯片還是比較多的話,與A5這樣雙核ARM雙核PowerVR的芯片類似的,幾乎絕跡。

七、雜項

用戶體驗:永遠見仁見智,如果再提到用戶界面隱喻相信又是新一輪爭論。但是有兩點很明顯,iOS系統流暢度與觸控精準度遠超所有競爭對手,有視頻測試為證。
攝像頭:攝影是光的藝術。一味追求像素點但拍出來的照片卻因為光線問題滿是噪點,這是iPhone大部分對手的通病。關於iPhone所用的鏡頭優越性在2010 WWDC有完整論述,可以去找來看。

喬布斯在2010-2011的iPad發佈會、WWDC、iPad 2發佈會都使用了這張圖片作為結尾。

在他看來,蘋果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也不是一家人文公司,而是一家注重科技與人文結合的公司。他認為,人們在這樣的時代討論著速度、內存、硬盤而不去關注人真正需要的東西,不去注重自己的產品能夠帶給人們什麼,是完全錯誤的。科技與人文結合,植根於蘋果的用戶體驗、蘋果的工業設計,植根於蘋果的每一根骨頭,植根於蘋果追求完美的DNA。

在我的人生裡面,見識過無數牛鬼蛇神妖魔鬼怪標榜自己是完美主義。但在他們的人生當中,我卻從未發現他們擁有過自信但不固執的心態來不斷修正著自己的價值觀,而是一次次中庸的妥協;你從未追求過,從未爭取過,從未付出過,又怎麼會輕而易舉的得到呢?人類史上,曾經有過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乃至無數次完美理念的失敗,原因也許正如陳升在《拿起來放下》裡面所唱的:“這個世界變成這樣,沒有人沒有人是無辜的。”

人生是腳印,不是口水。但願你能真正走在完美主義的道路上,或者如果不願走,也請不要詆毀追求完美的人。

 

來源:果迷網,作者:prajnamas ,原文鏈接